接觸森林如何促進健康?
日本研究森林浴的著名學者宮崎良文提到,自然環境帶給人的舒適感有益於身心健康。森林中有清新的空氣、舒適的溫度、芳香的味道、自然的樂章,可刺激五感讓人身心愉快。
人的感官是人與環境互動的主要管道,在自然環境中透過眼、耳、鼻、手腳觸覺等感官體驗自然,將產生更深刻的體驗與生心理健康效益。在森林療癒的體驗中,經森林療癒嚮導的帶領下,參加者開啟感官的感受力,體驗森林的療癒效果。事實上,各國研究已證實森林中感官刺激對人體具有健康效益;臺灣研究團隊於溪頭自然教育中心以及奧萬大的研究發現,使用感官體驗作為森林療癒活動元素,可降低血壓,改善情緒,減少焦慮。
在視覺方面,不同密度的針葉林及闊葉林對人體生心理有不同的效果,如密度較低的針葉林相,心跳速率會下降並提供觀賞者空間感及親近感,使人們腦部放鬆而能改善緊張、焦慮及疲勞等負面情緒。此外,木質材料在視覺上則有助於提升心理舒適度。
聽覺部分,研究發現受試者經壓力刺激後,聆聽鳥鳴聲有壓力恢復的效果,而聆聽溪水聲也有助於降低血壓。
觸覺部分,相較於人工材質,接觸木材較不會引起生心壓力。研究者探討人體接觸不同材質的生理反應,結果顯示觸摸如扁柏等木材,較其他材質更能促使大腦中的情緒管理中心的前額葉 (prefrontal cortex) 更平靜,並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,產生生理放鬆的效益,而未塗料的木材較塗料的木材,更有助於引起生理放鬆效益。
嗅覺部分,部分林木精油對生理具有增強副交感神經系統,並達到平靜的正向效果。而自然中盛開花朵的香氣,有助於提升平靜感、警覺性以及正向情緒。泥土的氣味在生理上亦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,在心理上具感到舒適放鬆及,並有助於降低負面情緒。香氣研究發現日本梅花的香氣有助於改善情緒,並可能促進大腦的運作如記憶、演說、運動,有改善情緒健康、憂鬱以及記憶衰退的功能。
趁著週末,去戶外走走吧~